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多家外媒质疑日核污染水排海!英媒:福岛港湾发现44条鱼铯含量超标
首页> 国际频道> 外媒聚焦 > 正文

多家外媒质疑日核污染水排海!英媒:福岛港湾发现44条鱼铯含量超标

来源:环球时报2023-07-26 19:45

  【环球时报驻日本特派记者 岳林炜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于文】日本执意推行福岛核电站核污染水排海的计划遭到广泛质疑。英国《卫报》24日发文称,东京电力公司今年5月在福岛核电站港湾捕获的石斑鱼体内放射性物质铯含量比日本安全限值超标180倍,这并非孤例。过去一年,福岛核电站港湾附近发现44条铯含量超标的海鱼,涵盖多个品种。美联社发表在福岛的采访报道称,当地渔民普遍反对并质疑政府的核污染水排海计划。当地渔业公司高管说:“人们不相信政府和东京电力公司。”此外,尽管东京电力公司否认核反应堆出现泄漏问题,但日本学者连续12年的采样数据表明,福岛核电站的放射性物质已源源不断泄漏到地下水和港湾中。在此情况下,日本政府竟然一边加大在国内外的公关力度,一边将矛头指向中国。

  英国《卫报》:福岛核电站港湾发现44条鱼铯含量超标

  “今年5月18日,一条生活在福岛第一核电站港湾内的石斑鱼被捕获,检测发现其体内的放射性铯含量达到每公斤1.8万贝克勒尔,而日本的安全限值为每公斤100贝克勒尔。”《卫报》称,根据东京电力公司的说法,福岛第一核电站港湾内海底沉积物中的铯浓度超过每公斤10万贝克勒尔。

  除了这条石斑鱼,东电公司证实,2022年5月至 2023 年5月,福岛核电站港湾共发现了44条铯含量超标的鱼,其中90%在港湾内或附近捕获。报道称,其他被确定铯含量超标的样本是:2022年6月捕获的鳗鱼铯含量为每公斤1700贝克勒尔,2023年4月捕获的岩鳟鱼铯含量为每公斤1200贝克勒尔。

  东电公司的一位官员告诉《卫报》记者:“(2011年3月)事故发生后,受污染的水立即流入核电站港湾。自2012年以来,东电定期使用渔网将港湾内的鱼类清除,防止它们逃离港口。”但这种做法的效果值得怀疑。2016年1月,东电公司停止了对港湾内鱼类的定期监测。“然而,当2022年1月在相马海岸(距福岛核电站以北约50公里)捕获的一条黑色石斑鱼被发现放射性物质含量超过监管标准时,我们再次开始在该地区进行采样,同时安装更多渔网,防止鱼类离开港口。”东电公司的官员称。报道没有说明这条黑色石斑鱼体内的放射性物质含量数据,但称其测试结果使当局相信,这条鱼是从福岛核电站港湾逃出去的。此后,福岛捕获的石斑鱼暂停外输,至今没有恢复。

  《卫报》表示,东京电力计划下个月开始排放超过130万吨处理过的水,这一过程预计需要数十年。“该计划遭到中国政府和韩国反对党的批评,并引起一些太平洋岛国的不安。”

  美联社:“福岛的美好时光即将结束”

  “日本各地的海滩季已经开始,这对度假者来说意味着海鲜,对企业主来说意味着美好时光。但在福岛,这种情况可能很快就会结束。”美联社24日发自福岛县最大城市磐城市的报道称,几周内,福岛核电站将把处理后的放射性废水排入海中,这一备受争议的计划在日本国内外面临激烈抗议。“当地民众担心,核灾难发生12年后的这一排海计划,可能再次损害福岛的形象,重创他们的生计。”

  “没有健康的海洋,我就无法谋生。”70岁的当地民宿店主铃木幸永对美联社记者表示,“如果你问我怎么看核污水排海,我对此持反对意见。但是我无能为力,政府已经单方面制订了计划,无论如何都会排放的。”报道称,铃木不相信日本政府的宣传,他表示,“我们不知道它是否安全,只有等到很久以后才能知道”。

  据报道,当地目前正值游泳季节,预计持续到8月中旬,而日本政府计划最快8月即启动核污染水排海进程。铃木表示,“人们还在海里(游泳的时候)就排放核污水完全不合规”,他要求政府至少等到8月之后。

  东电公司官员对参观其工厂的美联社记者称:“我们的计划科学安全,最重要的是坚定地传达这一点并获得理解。”但福岛当地渔业公司高管柳井隆之称:“人们不相信政府和东京电力公司。安全感只能来源于信任。”

  除了渔民的反对,日本学者也对日本政府处理核污染水的方式提出质疑。美联社称,日本官员将处理后的核污染水主要问题定性为氚,但水中还含有数十种其他放射性核素。自灾难发生以来,东京大学环境学教授小豆川胜见一直定期测量福岛核电站附近地下水样本、鱼类和植物的放射性。他说,他12年的采样工作表明,福岛第一核电站的少量放射性物质已源源不断泄漏到地下水和港湾中,这一问题对生态系统的潜在影响需要更密切的关注。

  自民党干事长竟指责中国

  《卫报》称,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最近在访问中东期间对中国检测日本海产品的决定进行反击,称日本政府将敦促“基于科学证据的讨论”。

  据共同社报道,日本外相林芳正25日宣布,将发布介绍“处理水”排海计划的多语种视频,已在外务省主页和视频网站YouTube上发布英语视频,今后将发布中文和韩语版。自民党干事长茂木敏充25日在记者会上指责中国,声称“中国排放的处理水浓度更高”。

  这不是日方官员第一次罔顾基本常识、混淆视听,为自己“洗白”。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此前表示,把日本福岛核污染水同核电站正常运行排水简单类比违背科学常识。日本福岛核污染水来自于事故后注入损毁反应堆堆芯的冷却水以及渗入的地下水和雨水,包含损毁堆芯释放出的各种放射性核素,与核电站正常排水根本不是一回事。

[ 责编:张倩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各国冰雕高手“冰城”秀技

  • 古老八廓街邂逅传统藏装之美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经过168小时满功率连续运行考核,全球最大华龙一号核电基地、由中核集团旗下中国核电投资控股的漳州核电1号机组正式投入商业运行,标志着华龙一号批量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2025-01-03 09:31
社交网络的去中心化推动着信息平权,使人人都有麦克风。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们可以发布虚假错误的信息。科普信息的发布与传播不能被流量为王和眼球效应所裹挟,而应坚持科学性、合法性。
2025-01-03 09:27
记者2日从中铁(上海)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铁上投”)了解到,全球首台高压射流—机械联合破岩盾构机“山大号”于近日在济南轨道交通6号线东仓站始发。
2025-01-03 09:22
当下,人工智能的火热让人们对其有了深刻的体会。尽管许多人并不完全了解人工智能的工作原理,但一提起人工智能,自动驾驶汽车、智能交互机器人、机器狗、无人机等已广为人知的应用便浮现在人们脑海中。
2025-01-03 09:19
实现高质量发展要靠科技创新培育新动能。如期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关键看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大力推进科技创新。
2025-01-03 09:18
闸门开合,水涨船高。2025年1月1日,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三峡枢纽通过量达1.59亿吨,连续三年突破1.5亿吨大关。其中,三峡船闸运行10000余闸次,通过量1.54亿吨;三峡升船机运行4700余厢次,同比增长5.1%。
2025-01-02 09:33
波澜壮阔的海洋中,更多宝藏正待发掘,深海油气资源就是其中的宝藏之一。深海区域有着丰富的油气资源,如今已成为全球油气资源的主要接替区。
2025-01-02 09:31
在数字化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产生和需要存储的数据量呈爆炸式增长。传统的存储方式,如硬盘、磁带等,正面临存储容量有限、维护成本高以及存储设备寿命短等诸多限制。
2025-01-02 09:30
长期以来,科学界普遍认为这两种记忆在大脑中可以协同工作。然而,当两种记忆产生冲突时会发生什么?
2025-01-02 09:29
量子计算正加速发展!2024年12月上旬,谷歌公司推出其最新量子芯片Willow。几天之后,我国科研团队在预印本网站arXiv发布了“祖冲之三号”的相关成果。
2025-01-02 09:29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鼓励和引导高校、科研院所按照先使用后付费方式把科技成果许可给中小微企业使用。
2024-12-31 09:14
30日,“天目一号”星座23颗卫星、“云遥一号”系列12颗卫星进入中国气象局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并实现业务运行。这是商业小卫星数据首次获准进入中国气象局业务系统,为我国气象预报预测提供有力支持。
2024-12-31 04:10
教育部日前部署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教学、资源建设及试点工作,要求2030年前实现基本普及。这对抢占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和人才高地至关重要,必将引发教育领域的系列深层变革。顺利推进人工智能教育,需深化基础研究,把握底层框架和逻辑,做好体系化构建。
2024-12-31 04:45
享受便利的同时,掌握它们背后的核心技术更为重要。如何培养更多懂人工智能、会应用人工智能、能研发人工智能的人才?
2024-12-31 04:45
30日,中国工程院、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等部门联合发布的《2024中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报告》显示,2023年,我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整体向好,制造业全球竞争力处于上升趋势,在提质增效、绿色低碳发展等方面呈现诸多亮点。
2024-12-31 04:45
2022年12月31日,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在建成两周年之际,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于12月30日首次发布《中国空间站科学研究与应用进展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对两年来中国空间站科学研究与应用进展进行了系统性总结。
2024-12-31 04:10
从7000米级“蛟龙”号,到4500米级“深海勇士”号,再到创下10909米深度之最的“奋斗者”号,我国载人深潜能力不断突破,技术迭代能力快速提升,征服深海的故事不断续写。
2024-12-30 09:18
当前,数字技术与农业生产深度融合,通过传感器网络、物联网、大数据分析、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实现了对农业生产全过程的智能化、精准化和高效化管理,为推进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2024-12-30 03:50
科技部30日发布了2023年度全国科普统计数据。数据显示,在科普经费投入方面,2023年全国科普工作经费投入首次突破200亿元,筹集额达215.06亿元,比2022年增长12.60%。
2024-12-31 04:10
“探索三号”12月29日顺利抵达三亚崖州湾南山港公共科考码头,正式入列。这是我国首艘设计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深远海多功能科学考察及文物考古船。
2024-12-30 04:10
加载更多